致力于打造 全國礦山生態修復品牌
西施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西施生態”)成立于2004年4月,是一家集荒漠礦山生態修復(由開礦導致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污染綜合治理及綜合保護)、地質災害治理、園林綠化設計與施工、污染治理產品、抗逆性馴化植物及珍稀苗木培育銷售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西施生態下轄六個子公司,三個研究中心,八個產學園合作基地,簡稱“壹母、陸子、叁中心、捌基地”。是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南省林業產業龍頭企業,中國環保產業AAA信用企業,全國首批綠色公益聯盟成員企業。
公司先后獲批組建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荒漠礦業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自然資源部洞庭湖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湖南省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環境資源植物開發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礦山固碳增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專家工作站、中國地質學會西南山地生態地質演化與保護修復創新基地等7個省部級創新平臺以及長沙市礦業廢棄地再生技術創新中心、益陽市博士創新站等2個市級創新平臺,集聚了一支生態修復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專家團隊,打通了人才培養通道。
通過自主研發和產學研合作的方式,公司構建了礦山生態修復、土壤/農田重金屬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水污染綜合治理、荒漠化生態治理等技術體系,形成了專利、標準、科技成果等系列知識產權。公司擁有120余項國家授權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參與制定《南方有色金屬礦區廢棄地植被生態修復技術規程》(LY/T 2770-2016)等各類標準7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登記科技成果18項。
公司運用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深入改變荒漠礦山生態修復的全產業鏈,構建開放、共享、協同的全價值鏈,從根本上提高全產業鏈運轉效率、生產效率以及科技能力,融合、連接、價值重構是我們的重點,“數據”的獲取能力、運用能力以及價值轉換能力將成為公司更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立足于礦山生態修復產業鏈,以礦山生態修復服務為核心,以礦山修復EPC為主軸,戰略性發展樹聯網經營平臺,聯動產業與資本;以平臺建設、資本運營、智慧治理為三大切入點,放大資源格局,主導平臺建設,大幅提升治理服務能力,構建全國化礦山生態修復產業體系,獲取荒漠礦山生態修復產業鏈核心產業權益。
-
陸子
1、湖南省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聚焦礦山生態修復EPC工程業務,為集團全方位工程業務的經營與實施主體。 2、深圳市西施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公司市政園林工程的經營和集團華南、華中地區荒漠礦山生態修復業務。 3、常寧市西施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油茶產業的栽培與銷售。 4、湖南樹聯網大數據有限公司,聚焦公司O產業經營板塊業務。 5、內蒙古低覆蓋治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聚焦荒漠(重點沙漠)生態修復科技研發業務。6、西施生態科技(山東)有限公司
-
-
叁中心
1、湖南省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益陽市尾礦綠化及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湖南省環境資源植物開發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基地展示
-
捌基地
1、西施生態園基地 2、衡龍橋抗逆性植物馴化基地 3、珍稀苗木合作社 4、常寧萬畝油茶林基地
5、常寧同心苗木基地 6、泥江口油茶林基地 7、西施山莊苗木基地 8、常寧僑源苗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