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修復環境治理黑龍江省有新招
以礦山修復為使命、以跨界融合為特征的專委會正式成立,是中國礦業聯合會推動綠色礦業循環發展,實現生命共同體綜合治理保護的有力手段,也是包容性發展、促進綠色礦業供給側改革的創新舉措。由于礦山生態修復潛藏的巨大市場前景,已吸引不少優勢企業參與其中。礦山企業建設綠色礦山的積極性在普遍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民營企業對綠色礦山建設的熱情度在不斷提高。
由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趙雨森帶隊,根據《黑龍江省2018年度政協協商工作計劃》的安排,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與省國土廳、省環保廳、有關民主黨派及部分哈爾濱市政協委員組成聯合調研組,先后赴黑河市、伊春市,就“黑龍江省礦山環境修復治理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省政協向省委、省政府報送《關于我省礦山環境修復治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黑龍江省共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項目300多個,累計投入資金23.13億元,礦山地質環境面貌得到顯著改善。與此同時在調研中也發現“必須正視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面臨的問題”。
現在還缺少一個科學規劃的引領。為此,建議“堅持規劃先行,將治理和使用有機結合。”科學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安排修復布局,明確治理責任和使用方向,打好政策組合拳,科學有序地實施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杜絕“新問題”,加快還“舊賬”。
國家投入的環境治理資金仍然有限,地方政府財力不足,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制度還需增強操作性;砂金過采區和露天煤礦對自然環境破壞較大,治理欠賬多;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礦山生態破壞的執法力度有待加強。黑龍江省政協就此提議在全省逐步構建并推廣“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環境修復治理工作新機制。按照“誰投資、誰治理、誰受益”原則,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建立項目資金獎勵或補助(補貼)機制;治理后如果用于工業或經營性用地,允許用治理投入頂抵出讓金。
要因礦施策,持續釋放政策組合效應。新建礦山要高門檻準入,提倡采用環境友好型開采技術,走建設綠色礦山之路。生產礦山要嚴格管理,走邊生產邊治理之路。關閉礦山要落實主體責任,走關閉后及時治理之路。廢棄礦山要因地制宜,走多元化治理之路。同時,鼓勵改革支持創新,把科學技術作為礦山環境修復治理的第一動力。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采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采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其治理除了礦坑的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污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采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
由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趙雨森帶隊,根據《黑龍江省2018年度政協協商工作計劃》的安排,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與省國土廳、省環保廳、有關民主黨派及部分哈爾濱市政協委員組成聯合調研組,先后赴黑河市、伊春市,就“黑龍江省礦山環境修復治理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省政協向省委、省政府報送《關于我省礦山環境修復治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黑龍江省共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項目300多個,累計投入資金23.13億元,礦山地質環境面貌得到顯著改善。與此同時在調研中也發現“必須正視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面臨的問題”。
現在還缺少一個科學規劃的引領。為此,建議“堅持規劃先行,將治理和使用有機結合。”科學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安排修復布局,明確治理責任和使用方向,打好政策組合拳,科學有序地實施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杜絕“新問題”,加快還“舊賬”。
國家投入的環境治理資金仍然有限,地方政府財力不足,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制度還需增強操作性;砂金過采區和露天煤礦對自然環境破壞較大,治理欠賬多;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礦山生態破壞的執法力度有待加強。黑龍江省政協就此提議在全省逐步構建并推廣“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環境修復治理工作新機制。按照“誰投資、誰治理、誰受益”原則,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建立項目資金獎勵或補助(補貼)機制;治理后如果用于工業或經營性用地,允許用治理投入頂抵出讓金。
要因礦施策,持續釋放政策組合效應。新建礦山要高門檻準入,提倡采用環境友好型開采技術,走建設綠色礦山之路。生產礦山要嚴格管理,走邊生產邊治理之路。關閉礦山要落實主體責任,走關閉后及時治理之路。廢棄礦山要因地制宜,走多元化治理之路。同時,鼓勵改革支持創新,把科學技術作為礦山環境修復治理的第一動力。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采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采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其治理除了礦坑的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污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采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
真正當好環境修復師,讓綠水青山回歸,讓原有的生態系統得到更好的恢復,為實現我國‘到2020年基本形成綠色礦山格局’的目標做出貢獻,這是每一位老百姓的期望。為順利推進我國礦山生態修復事業的發展,隨著國家環境治理的不斷進行以及礦山生態修復技術的不斷進步,礦山生態修復行業將會呈現更快的發展態勢。
下一篇:金屬礦山生態修復 綠色開采是發展態勢
上一篇:礦山修復在環境治理中面臨的問題
“推薦閱讀”
- 自然資源部洞庭湖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技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圓滿召開
- 張衛董事長受邀出席第九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開幕式并作《近年來防沙治沙新技術與沙產業的發展》主旨報告
- “中國婦女在防治荒漠化中的貢獻”——張衛董事長在“第29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紀念活動”主旨報告
- 西施生態中試產業基地平臺建設工程項目開工儀式圓滿落幕
- 西施生態、湖南園林分別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和“科技工作貢獻獎”稱號
- 熱烈祝賀張衛董事長被認定為湖南省“2022年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 西施生態全資子公司湖南省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獲評“湖南省園林綠化AAA級信用企業”榮譽稱號
- 西施生態全資子公司榮獲“2021 年度湖南環境治理行業優秀單位”稱號
- 各地礦山生態修復動態
- 礦山生態修復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