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亞市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正如火如荼地持續推進。記者從三亞市林業部門獲悉,近期將對繞城高速公路沿線兩側可視范圍內的6個受損山體繼續進行生態植被修復,用3年時間完成高速公路、鐵路沿線山體生態修復,需要生態修復和實施治理的廢棄礦山達43個。
據介紹,三亞抱坡嶺廢棄礦山被列為此次生態修復的重點。抱坡嶺作為三亞市重要的城市背景山體,由于歷史原因在前期開采石料過程中,未能做到科學開采利用,抱坡嶺礦山形成三亞市最大的廢棄礦坑,受損面積達6.3萬多平方米,高度100多米。
為把抱坡嶺山體恢復工程打造成為“雙修”工作的典范工程,三亞市林業局邀請中國城市景觀規劃院和北京土人規劃設計院專家現場指導,通過山體修復打造抱坡嶺礦山森林公園,將這廢棄礦山建設成為三亞新的旅游景區。
三亞市國土環境資源局生態保護科有關負責人認為,實施山體綠化后,將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植被、固定土壤、保持土壤肥力,植被層的截流可大大減弱雨水對地表的沖擊力,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
記者從三亞市國土環境資源局了解到,目前全市有50個廢棄礦山(含建筑用粘土礦石料礦)。其中,43個廢棄礦山需要實施治理工程。通過礦山復綠,可有效防范礦山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是實現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的有效途徑。